載着資訊的「媒體」(包括電視、報章、政府文件、課本、網絡等等)往往會因應其特質而提供他們詮釋的資訊,這個資訊再表述的過程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的能力。這門知識能為通識教育提供一些實用指引,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本網誌旨在匯聚這方面的資料,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校園電視台與全科課程及社區活動的融合及媒體素養教育之分享



*以上簡報轉載自由SONY主辦的「媒體素養的教與學」研討會中李榮輝老師有關「校園電視台與全科課程及社區活動的融合及媒體素養教育」之分享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媒體素養、專題探究與通識考評

香港教育學院與香港教育城合辦第二屆專題探究獎勵計劃。在2009年3月26日的專題講座中,李榮輝陳智達讓老師了解通識教育科的考評準則,以及如何將媒體素養融合於議題探究之中。 (http://edblog.hkedcity.net/ies/seminar/)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媒體製作與公民參與

2002 年,Michael Moore藉着他的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美國癡gun檔案》)帶引我們從多角度理解美國的槍械問題,掀起全球討論。美國人很容易買到槍,開銀行戶口送長槍,到超級市場可 以買到子彈。有人說槍械普及導致校園槍擊案頻繁,所以,美國槍殺案的比率是世界之冠。Michael Moore聯絡了受槍傷的受害者,並向售賣子彈的超級市場爭取道歉及賠償。2004年,Morgan Spurlock在他的紀錄片《Super size me》中,親身體驗每日三餐麥當勞的後果,以此另類手法證明該餐廳食品的營養素質問題。該片成為全球熱話,間接催促了該連鎖快餐店推出了更多蔬菜類食品, 及向顧客公開食品的營養成分資料。

這 等富有公民意識的媒體製作並非曇花一現,而是製作人持續關注。Michael Moore自80年代末不斷製作富有社會關懷意識的電影,繼《美國癡gun檔案》後,有諷刺美國政府的《華氏911》。Morgan Spurlock繼續製作關注伊斯蘭世界的《Where in the World is Osama Bin Laden?》這不但是個別獨立製作人的取向,更是整體的社會氣氛。這類獨立短片製作在美國十分普遍,除了商業性質的獨立短片製作外,富有社關意識的青年 媒體更是多不勝數,例如紐約的Educational Video Center(EVC)便從80年代開始通過紀錄片工作坊引導學生關注社區問題,美國的Youth Media Reporter網絡更是凝聚了不少這類型的媒體工作坊導師及青年媒體製作人。

除了上述美國的例子外,英國、台灣、韓國亦有類似的青年媒體製作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6年亦有報告闡述媒體製作如何協助發展中地區實踐公民參與(包括加納、海地、印度、墨西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亞、索馬利、南非、越南等等)。

香 港又如何?其實我們不乏此等通過媒體製作實踐公民參與的先例。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獨立短片比賽(IFVA)始於1995年,是文化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事。 錄映力量(Videopower)於1989年成立,以實況錄像為主,關注基層生活。香港獨立媒體(InMedia)於2004年成立,鼓勵香港市民以民 間記者身分參與網上媒體製作,促成公共討論空間。消費者委員會自1999年開始舉辦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報告形式多元化,融合各種媒體元素,可以算是全港 最悠久及最大型的學界專題研習活動。校園媒體中心或校園電視台在2000年後逐漸興起,帶動了不少中小學生通過媒體製作出不同的專題研習報告。

藝術界、文化界、社運界、學界均不乏例子說明媒體可以如何協助公民表達己見,引發社會議題。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指引倡議獨立專題報告的主體部分可以融合非文字元素,鼓勵學生通過適當的媒介取用資訊、整理訊息及表達意念,這是迎合世界趨勢的正確一步。

歡迎你放眼四方,自強不息,加入香港的媒體公民的行列。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3月18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活用資訊媒體 促進議題探究



鳴謝:聖公會諸聖中學梁若璋老師分享簡報檔案。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火星文」襲地球 — 初探青少年網絡用語的爭議

“近年不少港人喜歡用「火星文」去形容年輕網友溝通時那些用同音字、近音字及特殊符號來表達的短句 (明報, 2008a; 星島日報, 2008)。「火星文」的風行程度不可低估,就是連香港考評局也要買它的帳,在中學會考中文考卷引用潮流用語,締造城中熱話 (明報, 2008b)。新華網數年前已有文章關注內地青年網民在這方面的情況,更打趣地把文章標題為「網絡語言要革現代漢語的命?」(周潤健, 2004)。我猜想,蔚然成風的「火星文」應該不單只革了中國漢語的命,而是早已遍及多個先進國家,全面地「襲擊」地球…………”

陳智達 (2009), "火星文襲地球 — 初探青少年網絡用語的爭議" , 《拓思》第56期 - 潮人潮語 2.2009
http://www.icac.org.hk/me/material/urm02200.asp?lsjnoid=58

媒體大雜燴的年代

人類歷史中有很多「新」的東西,諸如新約聖經、明治維新、新文化運動、新浪潮導演、新馬師曾、新紮師兄、新法書院、新釗記、新高中、新渡輪等等數之不盡。好 些新人新事叱咤 風雲,名留青史;但有更多是新瓶舊酒或舊瓶新酒,換湯不換藥。那麽,今天我們不少人掛在口邊的「新媒體」(New Media)又「新」在甚麽地方呢?這東西「新」不在「時興」,乃在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匯流」 (convergence),意味着建制、文本、科技、讀寫等等各層面的互融互扣:

讀寫方面:用戶同時是讀者也是作者,例如網誌用戶已是媒體作者,而不只是大眾傳媒年代的觀眾,如維基百科提供參考資料之餘亦容許讀者增潤內容。

科技方面:各種資訊及通訊科技基本上已是互融互通,例如電視已運用互聯網協助廣播,電話網絡服務供應商亦已提供電視節目。

文本方面:不同來源及形式的媒體文本已在同一界面融合,訂閱功能例如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目前流行的其中一種訊息格式規範),可以讓用戶可以在同一頁面匯聚不同網站的內容。

建制方面:英國2002年開始重組廣播及各個通訊業務管理部門,成立了一站式的通訊事務管理局(OfCom),香港政府亦於數年前開始研究如何將電訊局及廣播事務管理局合併為通訊事務管理局。

媒體科技的「匯流性」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有老師抱怨地說,當他向學生講解「傳媒」時,學生總不把互聯網包括在內。這現象正反映出學生在觀念上的割裂,亦可 能反映出部分師生一直誤用「傳媒」一詞而間接造成這種現象。「傳媒」是中文「傳播媒體」的簡稱,只是媒體的其中一種形態,多指如電視之類的大眾傳媒或傳媒 業界。然而,各類新媒體諸如互聯網、電腦、手機等等的功能其實是十分多元化的,包括搜尋、存取、閱讀、整理、傳播等等,若然將“media”一詞翻譯作 「傳媒」,則在字面上不必要地局限了概念的範圍。

台灣教育部將“media literacy”譯作「媒體素養」、中國內地國家教育部在相關文件中將之譯作「媒介素質」(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則將之譯作「媒介素養」),而全資附屬香港 政府的香港教育城將之譯作「媒體素養」、香港廣管局網站將“media literacy education”譯作「媒體教育」。簡言之,參考字義、政府機關及其他華語地區的翻譯,筆者認為在廣義層面上應將“media”譯作「媒體」或「媒 介」,在特定脈絡中談及傳播媒體時才用上「傳媒」一詞才是恰當。「新媒體」則是相對性的用語(曾幾何時收音機也是 「新媒體」),涵蓋甚廣(手機與桌上電腦也屬此類,但各者應用方式截然不同),我們在深入討論時要釐清該媒體的內涵與社會脈絡。

用語、概念、視野密不可分。偏頗的用詞容易造成狹隘的聯想與割裂的觀念,正確掌握「媒體」這概念的涵意,有助我們認識當代媒體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從而作出全盤剖析。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載自2009年3月11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媒體素養、議題探究、通識考評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根據英國通訊辦公廳OfCom)的定義,泛指個人在各類處通訊境中取用資訊(Access、理解信息(Understand)表達意念(Create) 的能力,這門知識與技巧有助增通識科的可操作性,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見表):

媒體素養的主要範疇

相關的議題探究過程課程及評估指引頁70

相關的通識評目標課程及評估指引頁96-98

取用資訊

例如掌握網上搜尋技巧善用工具協助資料搜集認識科目門戶擬訂探究/搜尋方向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 ) 掌握事實、理解現象、澄清概念;當中要處理不同資料來源、採集資料的不同方法、不同的詮釋及解釋、不同的關連等等。

學生需要對科目的主要詞彙的基本認識在探究議題時透過掌握資料作概念性的觀察搜集處理數據的能力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 項)。

理解信息

例如:解讀媒體資訊比較各種媒體表述多角度分析解構媒體事件活用資料管理工具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II ) 明白有關的分歧和衝突;當中要理解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信念等等。

學生需要在研習當代議題時應用相關的知識和概念辨識事實資料中所闡明和隱含的觀點從不同角度來詮釋資料評論不同的觀點分析數據和作出結論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項)。

表達意念

例如回應時事監察傳媒發布消息製作專題報告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II ) 進行反思、作出評鑑、判斷、探求出路、付諸實踐;當中要包含多方面的論據、提出理據和解釋等等。

學生需要清楚和準確地以簡明、合乎邏輯和具系統的方式來表達意念(課程文件頁96-98,第xii項)。

註:

通識評目標(官方網站版)

http://www.ls.hkedcity.net/Includes/GetPage.aspx?url=/assessment/assess_objective&template=/assessment/navtemplate

《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定稿) (2007年3月) 》(全文下載)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5999/ls_final_c_070326a.pdf

天天也在"Cosplay"?

每 年動漫節,會展場內場外總會吹起一陣Cosplay風。年輕人以誇張服飾模仿自己喜歡的動漫角色,甚至作出跨性別的扮演。其實動漫節只是公泷認識 Cosplay的一個典型場景,近年各類Cosplay活動見於各大學、中學、商場推廣活動,就是偏僻如數碼港商場等地方也有Cosplay活動。在部分 人眼中,Cosplay不切實際,浪費金錢,該禁之、絕之!曾有報章引述論者意見,懷疑Cosplay之風可能與性別認知障礙、易服癖等相關(文匯報 2007年11月2日《Cosplay催生易服癖?》)。近年在一個流行文化研討會中,我亦親自遇過一些與會者以近乎鄙視的眼光看待Cosplay文化。

慢着!剛剛記起一位Cosplay「仁兄」跨性別演繹、穿上誇張服飾、化上濃妝、手執兵器,然而一眾成年人竟然帶着欣賞的眼光看待。何許人也?蓋鳴暉!下次Cosplay,試試帝女花角色,爸媽不會再罵你,老師也會讚你熱愛中國文化。

原 來場景、脈絡與自我表述是有關係的,對與錯不在表述本身,而是在甚麼脈絡表述。近代不少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學者,例如Michel Foucault、Stuart Hall、Anthony Giddens和Kenneth Gergen等等,均認為「自我」並沒有所謂「本質」。在這視野下,「自我」並非一個內在、既定、只按照生理定律發展的實,而是扣連着不同的社會元素(例 如階級、性別、學歷等等),繼而由多組價值系統組構而成。新媒體環境為這流動善變的自我表述添上不少變數。

Giddens 揚言現代人在多元資訊氛圍下慣於反省、不易被單一權威所支配,擁有「慣於反省自我」(reflexive self)。J. B. Thompson認為媒體環境為自我建構提供了各類「象徵素材」(symbolic resources),個人表述的自我也是一種「象徵式的自我」(symbolic self)。這與買衣服、化妝、轉髮型有點近似。人可以選擇如何替自己妝身;但這選擇卻又視乎你錢包裏有多少錢、看過哪本雜誌、對時裝知多少、本身的高矮 肥瘦等。你選擇了潮流?還是潮流選擇了你?你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物質、資源、媒體素材等等從來也有份告訴我們「你是誰」。

換言之,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從來沒有一次自我表達是沒有象徵符號及社會脈絡的。在老師面前,校服、校規均構成了一些規範,無形地使你的語氣嚴肅起來;在MSN中那些表情符號、動畫符號為你表述的內容添上更多色彩,你自覺也調皮輕鬆得多。

其實,我們每天或多或少也在“Cosplay”。生活舞臺、刻意服飾,只是將自我建構的過程明顯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個別場合的「我」本質地比另一個場合 的「我」特別的「真」。自我發展、自我認同等課題其實是非常社會性,非常多角度,非常涉及物質基礎。了解別人要多角度,不要以偏概全,自高一等地論斷別 人。了解自己也要多角度,不要被某場景的一時寵辱欺哄了自己。

和諧的香港社會,兼容的文化氛圍,當下此刻,由你我開始。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載自2009年3月4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