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着資訊的「媒體」(包括電視、報章、政府文件、課本、網絡等等)往往會因應其特質而提供他們詮釋的資訊,這個資訊再表述的過程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的能力。這門知識能為通識教育提供一些實用指引,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本網誌旨在匯聚這方面的資料,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Social Media Revolutio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actually, has already developed maturely. A large population of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CMC. The phenomena of groupness, conformity and polarization are not infrequent in social media. In fact, the successful one has forme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virtual community, just like a community in the real society.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影片分享

由香港互聯網協會主辦,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及ITVoice協辦的「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已順利於2009年5 月23日(星期六)於數碼港3座3樓會議廳舉行。

以下為各嘉賓講者分享之影片,歡迎大家就媒體素養及通識等議題多多發表意見,謝謝!

引言
莫乃光先生 (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議題探究、通識考評、媒體素養
陳智達博士(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取用資訊:新聞媒體的通識應用
丘曉東先生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理解信息:媒體中的真相與事實
梁若璋老師 (聖公會諸聖中學)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表達意念:媒體創作與專題研習
陳慧盈小姐、陳家泰先生(佛教黃允畋中學校友)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在通識課程中讓學生認識傳媒
嚴志峰老師(漢華中學通識教育科主任)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凝聚媒體教育的實踐示例
李榮輝老師(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主席)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答問時間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from bwwtctvc on Vimeo.


各嘉賓講者分享之簡報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hkmediaed.blogspot.com/2009/05/itvoice20095-2333-web-2.html

2009年8月8日星期六

校園電視台的媒體素養訓練

不經不覺,佛教黃允畋中學校園電視台自2001年成立以來,已有近八年的光景。不少前台長、副台長、組長等都相繼畢業,並進入了各大學及大專院校,正在不斷努力地裝備好自己。

我不能說校園電視台的媒體素養訓練給了他們有多大的影響,但我相信他們都是主動學習的一羣;他們有的修讀有關媒體的課程,有的修讀自己興趣的學科。看着他們的成長,並向自己的夢想進發,很是欣慰。希望我們的年青一代更具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李榮輝老師
佛教黃允畋中學



校園電視台特刊
高質素版本
,請按下列連結

2009年7月4日星期六

Photoscape 3.3

Photoscape is the fun and easy photo editing freeware that enables you to fix and enhance photos like NeoImaging and Picasa.

Try and explore its amazing functions!



Key Features
  • Viewer: View your folders photos, slideshow
  • Editor: resizing, brightness and color adjustment, white balance, backlight correction, frames, balloons, mosaic mode, adding text, drawing pictures, cropping, filters, red eye removal, blooming
  • Batch editor: Batch editing multiple photos
  • Page: Make one photo by merging multiple photos at the page frame
  • Combine: Make one photo by attaching multiple photos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 Animated GIF: Make one animation photo with multiple photos
  • Print: Print portrait shot, carte de visite, passport photo
  • Splitter: Divide a photo into multiple parts
  • Screen Capture: Capture your screenshot and save it
  • Color Picker: Zoom in screen on images, search and pick the color
  • Rename: Change photo file names in batch mode
  • Raw Converter: Convert RAW to JPG
Photoscape 3.3

Free Download

Photoscape Portable 3.3 ( Portable version of an awesome free photo editor )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Making claims for school media: a study of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edia in Hong Kong

Donna Ch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Introduction: the idea of school media
In the past decade, more and more schools in Hong Kong have set up their own school media (Chu, 2003). The notable increase in their numb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sktop publishing improves editing work for school newspapers. Electronic media, which were once seen as expensive ventures, are becoming more affordable.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more user-friendly, with easy-to-follow interfaces. Today, eve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ble to master the production of a video on their own (Gauntlett, 1996). School media, in print, electronic and digital forms, have now become commonplace in Hong Kong.

In this study, school media refers to schools’ attempts at modelling after mainstream media institutions by producing their own media works. The idea of school media has close associations with two other terms, namely “educational media” and “media education”. In the former case, schools have been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make use of new media in education. In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n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in American K-12 schools, for example, Cassidy (1998) found that generations of educators had been working to integrate new media into classrooms in the past centu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media in the everyday lives of students has prompted calls to introduce media education into the formal curriculum, in the hope of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the skills and abilities to live in the media age.

What do school media, educational media and media education have in common? In all three instances, various “media” are brought into schools. As a result, educators are presented with the task of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media so that they can use it to achieve various objectives. The task often involves substantial planning and resources. In a discussion on student tele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lvia and Kaplan (1998) warned that students have to be prepared for budgetary, staffing as well as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as any media organization would. Unlike small-scale and infrequent productions undertaken by individual teachers, school media requires school-wide planning and participation.

Experiential Model of Media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Reporters in Hong Kong

Donna Ch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Media education initiatives have been on the increa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the past decade.Although they face similar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challenges to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Asianeducators also have other local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factors to consider. In this study, the endeavorsof a retired media professional to identify and develop a sustainable model of media education arechronicled and discussed. The insights of the novice teacher offer critical and meaningful reflectionsfor practicing teachers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a education. An experiential modelof media education that encourages the full use of “experien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discussed.This model also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eachers’ beliefs, school culture, and their implicationsfor media educators operating in a school context.

Read more

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簡報分享


由香港互聯網協會主辦,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及ITVoice協辦的「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已順利於2009年5 月23日(星期六)於數碼港3座3樓會議廳舉行。

以下為各嘉賓講者分享之簡報,歡迎大家就媒體素養及通識等議題多多發表意見,謝謝!

陳智達博士(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議題探究、通識考評、媒體素養
丘曉東先生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
取用資訊:新聞媒體的通識應用
梁若璋老師 (聖公會諸聖中學) 
理解信息:媒體中的真相與事實
陳慧盈小姐、陳家泰先生(佛教黃允畋中學校友)
表達意念:媒體創作與專題研習
嚴志峰老師(漢華中學通識教育科主任)
在通識課程中讓學生認識傳媒
李榮輝老師(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主席)
凝聚媒體教育的實踐示例
倪柏駒先生(香港教育城)
Web 2.0與拓展教育專業社群

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


要學好通識,學生應該往哪個方向操練?是文件中那十五項學習評估目標?是熟讀那六大單元?背誦內容、強記細節?「媒體素養」有助增強通識科的「可操作性」,精簡地涵蓋個人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具備的能力(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 這至少能在配合考評準則的前提下,提供一些能幫助學生扼要地掌握自己在學什麽、操練什麽的實用指引。

日期:2009年5 月23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包括免費自助午餐)
地點:數碼港3座3樓會議廳
交通安排: 免費專車接載由金鐘(海富中心地下)至數碼港
費用:全免
詳情:http://www.isoc-hk.org/media-literacy/web.html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媒體素養與通識考評

《通 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指出學生應該在多方面能發揮自我管理和反思的能力(課程文件中頁96-98第xi項)。問題是,縱然某君希望學好通識,他/她應 該往哪個方向反思、哪個方向管理自己呢?是文件中那十五項學習評估目標?還是熟讀那六大單元?通識科課程文件留給我們很大的詮釋空間,但卻未有為我們提供 簡潔而具操作性的框架(如中英文科的聼、說、讀、寫範疇)。

那麽,通識科學生要常常操練、反思、管理的是什麽呢?背誦内容、強記細節是徒 然的,公開試的題目根本不是以内容主導,試卷亦不可能涵蓋每個單元。無論新高中通識卷一或卷二,答題原則總是「回應上例資料」。學生若要保障基本的學習素 質及考評表現,應培養出處理資料的能力,訓練自己在處理各類議題時(包括課堂活動或獨立專題探究)善於取用及整理資料。「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根據英國通訊辦公廳(OfCom)的定義,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Access)、理解信息(Understand)及 表達意念(Create) 的能力,這門知識與技巧有助增強通識科的「可操作性」,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見下表,取自“媒體素養x 議題探究”http://hkmediaed.blogspot.com/):

媒體素養的主要範疇

相關的議題探究過程課程及評估指引頁70

相關的通識評目標課程及評估指引頁96-98

取用資訊

例如掌握網上搜尋技巧善用工具協助資料搜集認識科目門戶擬訂探究/搜尋方向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 ) 掌握事實、理解現象、澄清概念;當中要處理不同資料來源、採集資料的不同方法、不同的詮釋及解釋、不同的關連等等。

學生需要對科目的主要詞彙的基本認識在探究議題時透過掌握資料作概念性的觀察搜集處理數據的能力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 項)。

理解信息

例如:解讀媒體資訊比較各種媒體表述多角度分析解構媒體事件活用資料管理工具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II ) 明白有關的分歧和衝突;當中要理解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信念等等。

學生需要在研習當代議題時應用相關的知識和概念辨識事實資料中所闡明和隱含的觀點從不同角度來詮釋資料評論不同的觀點分析數據和作出結論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項)。

表達意念

例如回應時事監察傳媒發布消息製作專題報告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II ) 進行反思、作出評鑑、判斷、探求出路、付諸實踐;當中要包含多方面的論據、提出理據和解釋等等。

學生需要清楚和準確地以簡明、合乎邏輯和具系統的方式來表達意念(課程文件頁96-98,第xii項)。


通識科難題不少,此處不贅。媒體素養絕非什麽妙藥靈丹,但當中涉及的學習工具、分析方法、表達技巧等等應該有助提升通識科的「可操作性」,精簡地涵蓋個人在 處理各類議題時需要具備的能力 (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 這至少能在配合考評準則的前提下,提供一些能幫助學生扼要地掌握自己在學什麽、操練什麽的實用指引。媒體素養與議題探究息息相關,我選擇了從這知識領域累 積一些有助學與教的材料,你呢?

文:香港教育學院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4月8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

合法地「老翻」?

教 育圈中不少朋友仍然對知識產權誠惶誠恐,有老師仍然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干犯相關條例。報章報道及青少年組織的調查不斷告訴我們,學生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基本知 識乏善可陳,容易誤墮法網,好些偶然喚起「公德心」的學生亦苦惱不知道在哪裏尋找釐清版權的素材。通識科本質上需要運用各式各樣的媒體資料,師生應該怎樣 處理「知識產權」的問題呢?每一次引用材料也得徵詢作者同意嗎?

其實,香港的師生在運用所謂「未經授權」的媒體素材方面,目前是受到法例 保障的。香港法律表明教育機構的師生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複製藝術、文學、戲劇或音樂作品,此等活動「不屬侵犯該等作品的版權及排印編排的版權」(香港法例 528章45條)。知識產權署的常見問題網頁(http://www.ipd.gov.hk/)亦明確指出版權條例允許「老師在合理範圍內影印報章上的時 事新聞片段,派給班上的學生作為教學之用」,及「容許學校不需要徵詢版權擁有人的同意,而在合理範圍內以教學為目的複製電台或電視台的節目」。

這 些包括複製資料的教材當然不能向公眾發放,但「可由內聯網向該校的學生及老師發放」。當然,版權持有人仍然有權提出申訴,但因為這「合理使用」的條文,他 們要持有證據指出個別教育活動「不合理」地損害他們的合法權益才得以受理。換言之,師生可以分享所謂「未經授權」的資料,關鍵是你是否在教育機構中從事學 與教的活動。

除了香港法例的保障外,國際間亦有備受公認的授權條款保障教育界、文化界及公營部門能夠以便捷的方式與大眾分享知識。美國史 丹福大學法律系教授Lawrence Lessig於2001年創立「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簡稱CC),目的是在傳統版權法和放任的公眾領域中開闢一個中間點。

CC 在兩者之間提出涵蓋範圍廣泛的彈性版權授權條款,既方便創作者保留部分版權,又容許他人使用作品。概略而言CC提出了四個元素:(1)署名標示——授權他 人複製、分發、展示和演出作品,創作衍生改作的作品,但必須保留創作者指定的署名方式。(2)非商業——授權他人複製、分發、展示和演出作品,創作衍生改 作的作品,但只限於非商業用途。(3)不得衍生改作——授權他人複製、分發、展示和演出原作,但不得改動或衍生改作。(4)相同方式共用——授權他人發放 衍生改作自原創作品,衍生作品的授權條款必須與原作的授權條款相同。

這四個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授權條款,方便創作者靈活選取適當的方法發 表本身的作品。在CC的條款下,不少文化界、教育界組織已公開分享了他們的素材,例如台灣教育部(http://ccnet.moe.edu.tw/)、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http://ocw.mit.edu/)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把教學資源以CC條款在網上發布。Creative Commons的網站設有一個資源搜尋器,讓你在整個互聯網世界找到大量可供合法免費下載的材料 (http://search.creativecommons.org/)。

祝願諸君在資訊大海中乘風破浪,旅途愉快,遠離「海盜」。

文:香港教育學院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4月1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校園電視台與全科課程及社區活動的融合及媒體素養教育之分享



*以上簡報轉載自由SONY主辦的「媒體素養的教與學」研討會中李榮輝老師有關「校園電視台與全科課程及社區活動的融合及媒體素養教育」之分享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媒體素養、專題探究與通識考評

香港教育學院與香港教育城合辦第二屆專題探究獎勵計劃。在2009年3月26日的專題講座中,李榮輝陳智達讓老師了解通識教育科的考評準則,以及如何將媒體素養融合於議題探究之中。 (http://edblog.hkedcity.net/ies/seminar/)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媒體製作與公民參與

2002 年,Michael Moore藉着他的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美國癡gun檔案》)帶引我們從多角度理解美國的槍械問題,掀起全球討論。美國人很容易買到槍,開銀行戶口送長槍,到超級市場可 以買到子彈。有人說槍械普及導致校園槍擊案頻繁,所以,美國槍殺案的比率是世界之冠。Michael Moore聯絡了受槍傷的受害者,並向售賣子彈的超級市場爭取道歉及賠償。2004年,Morgan Spurlock在他的紀錄片《Super size me》中,親身體驗每日三餐麥當勞的後果,以此另類手法證明該餐廳食品的營養素質問題。該片成為全球熱話,間接催促了該連鎖快餐店推出了更多蔬菜類食品, 及向顧客公開食品的營養成分資料。

這 等富有公民意識的媒體製作並非曇花一現,而是製作人持續關注。Michael Moore自80年代末不斷製作富有社會關懷意識的電影,繼《美國癡gun檔案》後,有諷刺美國政府的《華氏911》。Morgan Spurlock繼續製作關注伊斯蘭世界的《Where in the World is Osama Bin Laden?》這不但是個別獨立製作人的取向,更是整體的社會氣氛。這類獨立短片製作在美國十分普遍,除了商業性質的獨立短片製作外,富有社關意識的青年 媒體更是多不勝數,例如紐約的Educational Video Center(EVC)便從80年代開始通過紀錄片工作坊引導學生關注社區問題,美國的Youth Media Reporter網絡更是凝聚了不少這類型的媒體工作坊導師及青年媒體製作人。

除了上述美國的例子外,英國、台灣、韓國亦有類似的青年媒體製作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6年亦有報告闡述媒體製作如何協助發展中地區實踐公民參與(包括加納、海地、印度、墨西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亞、索馬利、南非、越南等等)。

香 港又如何?其實我們不乏此等通過媒體製作實踐公民參與的先例。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獨立短片比賽(IFVA)始於1995年,是文化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事。 錄映力量(Videopower)於1989年成立,以實況錄像為主,關注基層生活。香港獨立媒體(InMedia)於2004年成立,鼓勵香港市民以民 間記者身分參與網上媒體製作,促成公共討論空間。消費者委員會自1999年開始舉辦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報告形式多元化,融合各種媒體元素,可以算是全港 最悠久及最大型的學界專題研習活動。校園媒體中心或校園電視台在2000年後逐漸興起,帶動了不少中小學生通過媒體製作出不同的專題研習報告。

藝術界、文化界、社運界、學界均不乏例子說明媒體可以如何協助公民表達己見,引發社會議題。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指引倡議獨立專題報告的主體部分可以融合非文字元素,鼓勵學生通過適當的媒介取用資訊、整理訊息及表達意念,這是迎合世界趨勢的正確一步。

歡迎你放眼四方,自強不息,加入香港的媒體公民的行列。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3月18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活用資訊媒體 促進議題探究



鳴謝:聖公會諸聖中學梁若璋老師分享簡報檔案。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火星文」襲地球 — 初探青少年網絡用語的爭議

“近年不少港人喜歡用「火星文」去形容年輕網友溝通時那些用同音字、近音字及特殊符號來表達的短句 (明報, 2008a; 星島日報, 2008)。「火星文」的風行程度不可低估,就是連香港考評局也要買它的帳,在中學會考中文考卷引用潮流用語,締造城中熱話 (明報, 2008b)。新華網數年前已有文章關注內地青年網民在這方面的情況,更打趣地把文章標題為「網絡語言要革現代漢語的命?」(周潤健, 2004)。我猜想,蔚然成風的「火星文」應該不單只革了中國漢語的命,而是早已遍及多個先進國家,全面地「襲擊」地球…………”

陳智達 (2009), "火星文襲地球 — 初探青少年網絡用語的爭議" , 《拓思》第56期 - 潮人潮語 2.2009
http://www.icac.org.hk/me/material/urm02200.asp?lsjnoid=58

媒體大雜燴的年代

人類歷史中有很多「新」的東西,諸如新約聖經、明治維新、新文化運動、新浪潮導演、新馬師曾、新紮師兄、新法書院、新釗記、新高中、新渡輪等等數之不盡。好 些新人新事叱咤 風雲,名留青史;但有更多是新瓶舊酒或舊瓶新酒,換湯不換藥。那麽,今天我們不少人掛在口邊的「新媒體」(New Media)又「新」在甚麽地方呢?這東西「新」不在「時興」,乃在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匯流」 (convergence),意味着建制、文本、科技、讀寫等等各層面的互融互扣:

讀寫方面:用戶同時是讀者也是作者,例如網誌用戶已是媒體作者,而不只是大眾傳媒年代的觀眾,如維基百科提供參考資料之餘亦容許讀者增潤內容。

科技方面:各種資訊及通訊科技基本上已是互融互通,例如電視已運用互聯網協助廣播,電話網絡服務供應商亦已提供電視節目。

文本方面:不同來源及形式的媒體文本已在同一界面融合,訂閱功能例如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目前流行的其中一種訊息格式規範),可以讓用戶可以在同一頁面匯聚不同網站的內容。

建制方面:英國2002年開始重組廣播及各個通訊業務管理部門,成立了一站式的通訊事務管理局(OfCom),香港政府亦於數年前開始研究如何將電訊局及廣播事務管理局合併為通訊事務管理局。

媒體科技的「匯流性」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有老師抱怨地說,當他向學生講解「傳媒」時,學生總不把互聯網包括在內。這現象正反映出學生在觀念上的割裂,亦可 能反映出部分師生一直誤用「傳媒」一詞而間接造成這種現象。「傳媒」是中文「傳播媒體」的簡稱,只是媒體的其中一種形態,多指如電視之類的大眾傳媒或傳媒 業界。然而,各類新媒體諸如互聯網、電腦、手機等等的功能其實是十分多元化的,包括搜尋、存取、閱讀、整理、傳播等等,若然將“media”一詞翻譯作 「傳媒」,則在字面上不必要地局限了概念的範圍。

台灣教育部將“media literacy”譯作「媒體素養」、中國內地國家教育部在相關文件中將之譯作「媒介素質」(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則將之譯作「媒介素養」),而全資附屬香港 政府的香港教育城將之譯作「媒體素養」、香港廣管局網站將“media literacy education”譯作「媒體教育」。簡言之,參考字義、政府機關及其他華語地區的翻譯,筆者認為在廣義層面上應將“media”譯作「媒體」或「媒 介」,在特定脈絡中談及傳播媒體時才用上「傳媒」一詞才是恰當。「新媒體」則是相對性的用語(曾幾何時收音機也是 「新媒體」),涵蓋甚廣(手機與桌上電腦也屬此類,但各者應用方式截然不同),我們在深入討論時要釐清該媒體的內涵與社會脈絡。

用語、概念、視野密不可分。偏頗的用詞容易造成狹隘的聯想與割裂的觀念,正確掌握「媒體」這概念的涵意,有助我們認識當代媒體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從而作出全盤剖析。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載自2009年3月11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媒體素養、議題探究、通識考評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根據英國通訊辦公廳OfCom)的定義,泛指個人在各類處通訊境中取用資訊(Access、理解信息(Understand)表達意念(Create) 的能力,這門知識與技巧有助增通識科的可操作性,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見表):

媒體素養的主要範疇

相關的議題探究過程課程及評估指引頁70

相關的通識評目標課程及評估指引頁96-98

取用資訊

例如掌握網上搜尋技巧善用工具協助資料搜集認識科目門戶擬訂探究/搜尋方向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 ) 掌握事實、理解現象、澄清概念;當中要處理不同資料來源、採集資料的不同方法、不同的詮釋及解釋、不同的關連等等。

學生需要對科目的主要詞彙的基本認識在探究議題時透過掌握資料作概念性的觀察搜集處理數據的能力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 項)。

理解信息

例如:解讀媒體資訊比較各種媒體表述多角度分析解構媒體事件活用資料管理工具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II ) 明白有關的分歧和衝突;當中要理解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信念等等。

學生需要在研習當代議題時應用相關的知識和概念辨識事實資料中所闡明和隱含的觀點從不同角度來詮釋資料評論不同的觀點分析數據和作出結論等等(課程文件頁96-98,第i、ii、xi、xii項)。

表達意念

例如回應時事監察傳媒發布消息製作專題報告等等。

議題探究階段 ( III ) 進行反思、作出評鑑、判斷、探求出路、付諸實踐;當中要包含多方面的論據、提出理據和解釋等等。

學生需要清楚和準確地以簡明、合乎邏輯和具系統的方式來表達意念(課程文件頁96-98,第xii項)。

註:

通識評目標(官方網站版)

http://www.ls.hkedcity.net/Includes/GetPage.aspx?url=/assessment/assess_objective&template=/assessment/navtemplate

《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定稿) (2007年3月) 》(全文下載)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5999/ls_final_c_070326a.pdf

天天也在"Cosplay"?

每 年動漫節,會展場內場外總會吹起一陣Cosplay風。年輕人以誇張服飾模仿自己喜歡的動漫角色,甚至作出跨性別的扮演。其實動漫節只是公泷認識 Cosplay的一個典型場景,近年各類Cosplay活動見於各大學、中學、商場推廣活動,就是偏僻如數碼港商場等地方也有Cosplay活動。在部分 人眼中,Cosplay不切實際,浪費金錢,該禁之、絕之!曾有報章引述論者意見,懷疑Cosplay之風可能與性別認知障礙、易服癖等相關(文匯報 2007年11月2日《Cosplay催生易服癖?》)。近年在一個流行文化研討會中,我亦親自遇過一些與會者以近乎鄙視的眼光看待Cosplay文化。

慢着!剛剛記起一位Cosplay「仁兄」跨性別演繹、穿上誇張服飾、化上濃妝、手執兵器,然而一眾成年人竟然帶着欣賞的眼光看待。何許人也?蓋鳴暉!下次Cosplay,試試帝女花角色,爸媽不會再罵你,老師也會讚你熱愛中國文化。

原 來場景、脈絡與自我表述是有關係的,對與錯不在表述本身,而是在甚麼脈絡表述。近代不少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學者,例如Michel Foucault、Stuart Hall、Anthony Giddens和Kenneth Gergen等等,均認為「自我」並沒有所謂「本質」。在這視野下,「自我」並非一個內在、既定、只按照生理定律發展的實,而是扣連着不同的社會元素(例 如階級、性別、學歷等等),繼而由多組價值系統組構而成。新媒體環境為這流動善變的自我表述添上不少變數。

Giddens 揚言現代人在多元資訊氛圍下慣於反省、不易被單一權威所支配,擁有「慣於反省自我」(reflexive self)。J. B. Thompson認為媒體環境為自我建構提供了各類「象徵素材」(symbolic resources),個人表述的自我也是一種「象徵式的自我」(symbolic self)。這與買衣服、化妝、轉髮型有點近似。人可以選擇如何替自己妝身;但這選擇卻又視乎你錢包裏有多少錢、看過哪本雜誌、對時裝知多少、本身的高矮 肥瘦等。你選擇了潮流?還是潮流選擇了你?你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物質、資源、媒體素材等等從來也有份告訴我們「你是誰」。

換言之,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從來沒有一次自我表達是沒有象徵符號及社會脈絡的。在老師面前,校服、校規均構成了一些規範,無形地使你的語氣嚴肅起來;在MSN中那些表情符號、動畫符號為你表述的內容添上更多色彩,你自覺也調皮輕鬆得多。

其實,我們每天或多或少也在“Cosplay”。生活舞臺、刻意服飾,只是將自我建構的過程明顯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個別場合的「我」本質地比另一個場合 的「我」特別的「真」。自我發展、自我認同等課題其實是非常社會性,非常多角度,非常涉及物質基礎。了解別人要多角度,不要以偏概全,自高一等地論斷別 人。了解自己也要多角度,不要被某場景的一時寵辱欺哄了自己。

和諧的香港社會,兼容的文化氛圍,當下此刻,由你我開始。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載自2009年3月4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

專題探究獎勵計劃 — 示例、分享、資源

香港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於本年初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及香港教育城聯合舉辦了題為“從一條街說起……“ 的 “專題探究獎勵計劃“ ,共同探討通識可專題探究的可行方式。本計劃於於7月圓滿節結束,舉行了頒奬禮及教師經驗交流會,並發展了大量可供參考的教學資源,包括擬題手冊非文字報告的評分經驗20多份用心製作的非文字探究報告等等(詳參:http://edblog.hkedcity.net/ies2008)。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資訊設預檢不如教公民思辨

香港政府在2008年10月展開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第一輪公眾諮詢結束,坊間討論似乎多集中在法例程序或淫褻的定義,對於公民教育的角色着墨不多,本文希望在這方面略作補充。

政府決定何為不良 損自由

基本上,由政府主動倡議某種性道德觀念並非上策。政府一時權宜的道德立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衝突,令自己接二連三得失不同的公民社群,長遠而言變成左中右不討好的政權。部分團體指出基層父母無暇監管子女,繼而要求政府充當德高望重的父母官,代為預禁不良資訊。為口奔馳,無暇施教,其情可憫,但是協助公民實踐權責與代替公民履行責任實在不可混為一談。

若然政府一方面愈來愈開放地鼓勵公民參與政策制定,另一方面則不斷懷疑公民的能力繼而立法管制言行,這豈非自相矛盾?資訊是否不良,當由公民決定,若由行政機關主動執行預檢措施,則在本質上有違言論自由精神。

因此,香港政府不適宜設置中央過濾或監察機制(如網絡警察)、亦不宜用政府角色認定一些要過濾的網站名單。然而,這並不排除部分家長及學校可以選擇安裝過濾軟件,因為在一個價值多元的民主社會,公民有存取資訊的權利,也有拒絕資訊的權利。

那麽這是否意味着政府不應作出任何介入,繼而讓至高無上的民眾自由發揮?這又過於樂觀。以近年的媒體事件為例,我們見到公眾(甚至部分官員)很多時是混淆了自己在討論甚麼。例如在當年的藝人照片事件中,公眾是責難那位事主的私生活不合某套標準?是責難非法盜取資訊的人?是責難上載者?是責難下載者,因為非禮勿視?各個提問的含義大相逕庭,權責有別,規管分別!

姑勿論諸君是否認同事主的私生活,他/她們很多時是資訊被盜的受害者,而不是刻意發布資訊的生事者啊!受害人的私隱不被尊重之餘,更被一眾意圖伸張正義的網民對其私房舉止評頭品足,討論是否淫褻及不雅。背後一系列關鍵議題,例如人權、私隱權、舉報機制等等,均在討論中付諸闕如。這樣的言論水平與社會氣氛還算不上是公民素質的警號?

長遠而言,善用資源培養香港公民的素質比起花費金錢建立審查機制來得積極進取。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處境中存取、理解及產製媒體信息的能力,正是有助公民合力改善媒體世界的一門知識。

借鑑外國 推媒體素養教育

媒體素養教育的重點不在倡議某種性道德觀,亦不在訓練傳媒從業員,而是協助公民培養思辨能力及認清權責。其他國家/地區已提供了媒體素養教育的先例,香港政府可參考援引,捨短取長。例如,2002年台灣教育部草擬了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2004英國的Ofcom編制了媒體素養框架,2004年中國大陸國家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包括了「媒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若然官員看厭了那些不斷重演的兩極化兼情緒化激辯,何不考慮委託學者及專家制定政策,積極推展媒體素養教育?莫非在政策制定者心目中,公民教育、公民素質、整體民智等等也比不上那話兒養眼!? 果真世風日下。

撰文:陳智達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論壇

轉載自20080218 香港經濟日報

「天然」礦泉水?

你 還記得那標榜「全天然」,強調「源自阿爾卑斯山」的礦泉水廣告系列嗎?在動畫中,小水點漸變成可愛的大頭公仔,背景音樂是由童聲唱出的“We will rock you”;小水點漸漸變多,聯群結隊,攀山越嶺,融入自然。在另外一輯廣告中,我們看見雪山、活力、晶瑩通透的水源,芭蕾舞者飲用後全身也變得晶瑩通 透……

新聞一則,為這水故事再添一點戲味:

「標榜『全天然、源自阿爾卑斯山』的法國伊雲礦泉水(evian),被內地驗出細菌含量超標,飲用後可能會影響健康,一批進口至上海共118噸礦泉水需全數查封退回……」(明報 2007年5月30日)

對!同樣是關於那礦泉水的資料,實況感強烈的報章新聞對照着引人入勝的商品廣告,媒體世界果真詭異多變。這是否說明「廣告總是騙人,新聞總是真 實」?並非必然。不同的新聞媒體本身有不同的演繹取向,例如另一報館在處理上述同一新聞消息時便用了較溫和的報道方式,只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在上海口岸, 驗出一批入口的法國伊雲礦泉水,含菌量超標」(星島 2007年5月30日),文中並沒有刻意援引「全天然」、「源自阿爾卑斯山」等字眼營造對照。我在這兒舉出這些對照及異同,是希望說明媒體的性質、目的、 風格總是扣聯着某些特定角度。我們每天經歷的媒體資訊從來也是一種「表述」(representation)(或譯:「再呈現」),而非事實本身。

70 年代英國文化研究開始流行「表述」這概念,例如當年在伯明翰大學的Stuart Hall便在多份著作中運用「表述」的概念來分析各類文本。這概念基本上指出理解文本就好比一個編碼、譯碼的過程,文本中各種符號(包括文字及各類影音元 素)均指涉某些基礎含意,而文本作者會運用這些符號來組構自己意圖表達的另一層意思,而讀者則會在這些符號的意義上發展自己的理解。

「表述」在媒體研究領域中已成為一個老掉牙的概念,也是英國、澳洲、加拿大高中生在媒體研習科必定涉足的概念。事實與「表述」之間總會涉及作者的演 繹與遺漏(例如,在廣告中你總是看不見「天然」礦泉水的膠樽最後去了哪裏……)。在着重探究精神的前提下,我們絕對不能依靠單一媒體來源來判斷資料內容的 真確度。若要明辨是非,務必了解文本背後的社會脈絡,也要比較及綜合不同的表述。

「表述」這概念打開了一個有用的提問面向。這當然可以涉及語言符號學的一些複雜的分析系統,但簡略而言,在通識科的脈絡中,我們其實可以用香港師生熟悉的「六何法」去掌握更多關於「媒體」的知識,例如:
‧甚麽性質的媒體文本(What)?
‧何地的媒體文本(Where)?
‧何時的媒體文本(When)?
‧誰是媒體作者(Who)?
‧為何用這種類型的媒體(Why)?
‧該媒體如何通過內容鋪排達致特定果效(How)?

資訊並沒有讓我們直接接觸到「事實」,故此運用資訊,怎可不探問資訊載體的底蘊?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 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2月18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

陳冠“A”、陳冠“B”與陳冠“C”……

2008 年12月,香港多個網上討論區內都有網民上載報稱是某專上學院女生的性愛短片,供其他網友下載。警方接獲舉報後在馬鞍山區拘捕一名少年,以涉嫌觸犯發布淫 褻或不雅物品罪名將他帶署候查。有趣的是,片中一名男子自比「陳冠A」(暗喻自己是藝人陳冠希)。有趣的是,片中一名男子自比「陳冠A」(暗喻自己是藝人 陳冠希),坊間亦重提年前藝人床照一案,怪責藝人私生活如何「教壞細路」云云。慢着!請不要誤會!姑勿論各位是否認同陳冠希的私生活,但他是資訊被盜的受 害者,而不是刻意「發布」資訊的生事者啊!

互聯網與公眾頻道電視有一個明顯的分別,公眾頻道電視台由一個中央系統「發布」消息,然後整體用戶在開機後近乎是「被動地」接受廣播(所謂「大眾」 轉播)。然而,互聯網則大有不同,所謂「發布」其實是指用戶擺放自己的資料及容許別的用戶下載。這是說,在網上「發布淫褻或不雅物品」的過程中至少牽涉幾 個主要的持份者:(i)資料的擁有者:「擁有」某些資料在個人電腦或並不表示同意別人複製該資料;(ii)資料的上載者:「上載」資料在技術上並不等同 「大眾傳播」,上載者在原則上沒有強行逼令所有人接收;(iii)資料的下載者:「下載」並不等同被逼觀看,「觀看」網頁是一個主動下載資料的過程。

在討論某某通過新媒體「發布」不當內容之前,其實我們要弄清到底自己在討論甚麽。在當年的藝人照片事件中或未來任何「陳冠A、B、C……」事件中, 我們要分清楚自己在提問或責難甚麽。我們是責難該事主的私生活不合某套「標準」?是責難「非法盜取資訊」的人?我們責難「上載資訊者」,因為該資訊「有 害」?我們責難「上載資訊者」,因為該資訊是非法盜來?我們責難「下載資訊者」,因為非禮勿視?各個提問方向及含義其實是大相逕庭,規管方法亦有分別。只 停留在討論資訊内容的道德標準,其實是十分單薄。

好些朋友在討論這些事件時總會聯想起管制網絡上「淫褻及不雅物品」的問題。在2008年尾開始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公眾諮詢工作中,亦有部 分教育界同工想起了這些大大小小的「私房錄像」事件。2008年尾警方在處理陳冠“A”事件中也是以觸犯發布淫褻或不雅物之名把該少年帶返警署候查。然 而,我認為在那些「私房錄像」事件中,關鍵問題並非錄像內容是否「淫褻」。不斷重複的核心問題是「私隱」:某些用戶沒有打算公開的私人資料,竟然在網絡上 可供其他用戶下載;「受害人」的私隱不被尊重之餘,更被一眾意圖伸張正義的網民對其私房舉止評頭品足,討論是否「淫褻及不雅」。

誠然,網上布滿所謂「不良」的資訊,但你有自由不去下載(當然,你可能更喜歡邊看邊罵)。然而,個人資料被盜並且上載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你根本無法 阻止。個人資料不一定指閣下的床照,可以是你的銀行戶口密碼、住址、存款數目、你在電梯中與情人親熱的閉路電視片段等等。當年是陳冠希,這次是陳冠A,下 次難保不是你。在關注某則「淫褻」事件時,請不要只懂迷着那「淫褻」的内容。其實網絡上「不當」的内容多的是,若然「淫褻」是那麽值得全民關注,那麽網絡 上的恐怖活動、種族歧視、纂改歷史、誹謗恐嚇、怪力亂神是否更值得我們討論呢?請不要忘記,當某些你認為「不良」的內容得以在網上發放,背後還扣連着言論 自由、人權、私隱權、知識產權、舉報機制等等一系列唇齒相依的關鍵議題。

難題眾多,孰輕孰重,孰先孰後,願君三思。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 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2月11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新聞媒體與通識探究

猶 記得小時候,醫生開給我那些七彩繽紛、包着厚厚糖衣的藥丸,家人以為如能成功逗我吃第一粒,灌一口水,便馬到功成。然而,現實經驗總教他們泄氣,我老是舔 去糖衣,把苦澀的藥丸吐出。多少次換來一記耳光,家人最終把藥丸弄碎,我也在「武力威嚇」下喝了那比苦茶更苦的「白粉」水……

成年人吸引青少年人關心時事的手法不遑多讓。

各大報館花盡心思吸引青少年讀者,早年有老牌英文報館的青年報,近年有多份中文報紙辦的通識版。少字、多圖、多相、七彩繽紛,加上老師 們苦口婆心地解釋關心 時事是何等有意義,同學們總會在學期初訂上一兩份來「傍身」。然而,現實經驗總教人泄氣,學生版的填字遊戲、有獎問答等尚且可以,但新聞內容總是尷尬地淪 為配角。學生總是在測驗、考試的威嚇下才勉強記得各司長的名字。

部分民主步伐發展較成熟的國家早在十多年前開始千方百計地提升青少年的公民 意識,鼓勵電視台製作吸引年輕觀眾的新聞節目,例如英國廣播公司的 Newsround、英國Channel 4 的 Wise Up、美國Nickelodeon有綫電視的Nick News、美國中學校園廣播的衛星電視Channel One News 等等。該些節目嘗試調節內容,使之生活化;另一些則調節手法,邀請年輕人「扮大人」充當節目主持。各師各法,各種糖衣,成功與否,見仁見智。然而節目當中 何謂「新聞」、何謂「政治」,則大異其趣,發人深省。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兒童、青少年及媒體研究中心總監David Buckingham曾研究英美兩地青少年新聞媒體,指出在適當的教學安排下,「個人的」(personal)瑣事可以扣連到「政治 的」(political)議題,而「政治」又不一定是關於政黨選舉。他認為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消閒娛樂等事情總有其宏觀的社會面向,關鍵在於這些體驗 有沒有被適當地運用及提升。

這意味着我們除了強逼自己從一些未感興趣的宏觀新聞議題入手之外,其實也可以從生活體驗發展出嚴肅認真的學問。 流行文化、日常生活消費等等無不與社會政策相 關,各類資訊媒體在某程度上也是「新聞媒體」。當然,這不是說任何人都能隨意拿來任何一段YouTube短片變作有效的通識材料。我執筆的這系列短文主要 環繞新媒體議題,包括音樂下載、不雅照片、動漫文化等等,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些方向,以助師生超越資訊的表象,認識到不同的資訊媒體是如何扣連着舉足輕重的 問題、知識與概念,從而豐富我們的探究角度。不敢說一定吸引,不保證不「苦」(何況苦口良藥),但這系列短文所篩選的材料應該是中學生及年輕教師不感到陌 生的身邊事——我相信這些都可以是認真的通識入手點。

請扣緊安全帶,探究之旅,隨時出發。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 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2月4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